本帖最后由 后退前进 于 2016-12-12 14:11 编辑
会计视野60期思享会反馈-——这样的学习早三年参加就好了
12月7日第一次参加了视野60期思享会,报名审核通过后很开心和激动 。本次的主题是:新三板挂牌企业财务总监分享。
为什么标题说早三年参加这个学习就好了,只因三年前,前一家公司老板突然带回一个消息,想要上新三板,那个时候对新三板是什么还没是太了解,老板发来一个PPT通知要学习和了解一下,自己对这个东西因为不了解也在观望的状态。只是知道上这个政府给补助。对新三板的知识也只是从网上百度下来,没形成细致全面的认识。后来企业老板因为自身发展战略不同,新三板后来就没有继续跟进。自己也就放弃了对这块知识的学习。
本次思享会分享了新三板的市场介绍——发展历程——挂牌企业现状——新三板融资情况——新三板的展望——新三板挂牌的代价、潜在风险、为企业带来的好处——新三板挂牌的难易程度及失败的常见原因。
没有细致的学习就是了解太过片面,原来新三板挂牌的好处不止政府补助,新三板挂牌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完善公司股权结构、治理结构、提升内功、增加企业凝聚力。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构建互信稳定的团队,吸引优秀的外部人才;通过资本运作,资本市场估值溢价企业财富增值;新三板做市增加融资渠道,增加股权流动。企业股东退出渠道增加,享受政府补贴,和漫长的IPO审批等待期相比,成本低。并且有望转板,展望竞价层。
当然说了这么多好处,也有相应的成本和风险。挂牌费用在挂牌前,挂牌后都有相关费用产生。挂牌前需要有律师、会计师、券商等中介机构督导规范企业。挂牌后还需要主办券商、会计师、律师继续督导每年支付大约25-50万元不等。及股转系统挂牌年费、中国结算信息的手续费用、信息披露个人查询费用等。挂牌的潜在代价有1、付出的成本代价,2、信息公开的压力,财务公开,接受监督,3、控制权流失(股权面临着被稀释)4、高管流失,等等。如果企业前期不规范,挂牌的成本和风险还会增加。
了解了这么多新三板的相关知识,想了想最近一段时间新三板相关的新闻,想今年年初新三板也火热,大家都想在分层机制出台前抢先进入新三板挂牌。后半年逐渐降温,也有好多新三板挂牌后僵尸企业的新闻也不少。个人觉得,企业适合不适合上新三板,每个企业的掌舵人都要有清晰的战略定位及业务发展规划,我们做财务的也要快速了解相关方面知识,结合企业自身情况,整理挂牌与不挂牌的好坏处,为老板及管理层供意见。
学习的过程就是自己成长的过程,成长了才能给企业或者说工作岗位带来更大的价值。财务人员的终极目标:成为老板的战略合伙人!
谢谢视野举办的这次活动,也想告诉大家一个真理:好多核心干货的知识在我们想要的时间是在网上搜查不到的,是需要付出代价获取的。如果有机会能和行业内的高手交流那收获是受益匪浅的。也希望自己多向视野里的高人学习,视野多多举办这类的活动。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了,下次有时间我们再聊。{:l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