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特训营》第三期开始招募,成本管理为主题,感兴趣的来看
//www.tommystips.com/thread-5026794-1-1.html
(出处: 中国会计视野论坛)
有凤曾参加过17期的成本思享会,那期的场面还历历在目。因此很是期待这个第三期特训营,希望办成17期成本思享会的加强加长版,那效果一定是极好的。那么怎么样有更强的参与感,有更多的收获呢?有凤建方如下:@火舞耀阳
一、好玩有趣的成长特训营
看过了一些综艺类节目,是值得把特训营的活动办得好玩有趣的。
比如《奔跑吧兄弟》,有两队PK,有环节。17期的我们分成了两组,玩得挺high,也体现了团队作战的魅力,真想再被虐一次啊。
再如《我是歌手》还有声音类节目,会有那英、汪峰之类的导师,各领衔一支队伍,最后从中选出几强,再PK。
我们这期不比17期,只有一位嘉宾王纪平教授。那有三位导师,如何让导师之间、营员之间充分沟通,施展拳脚,玩命相搏,不妨可以参考实行导师制,由三位导师从报名学员中选取营员,加入自己的麾下。营员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也是观察者,总有钻出布袋的锥子,也有不甘落人后的翘楚,当然会有极限爆发的可能,或者是身心俱疲的无奈,不管怎样,都可以在两个月内好好地经历一把。
有彩头才能角逐,如果最后角出的第一名,没别的奖励,返学费送证书也是挺刺激的。
好的运营模式,可以充分调动营员的高度热忱,活动开始就已成功了一半了。
二、团队的组建与授权
如果按三位导师,形成三支PK队伍的话,就形成了三个团队。那么接下来说说团队的组建与授权。
1、团队的组成要素:
使命:为什么要成立三方PK团队?各自团队的成立及存在的目的是?
基础:怎么把各小团队与本次特训营的目标与两个月的训练课程配套?
目标:各自分析营员的现状,此次团队能达到的目标
角色:组内分工,组长、宣传、整理、主持、总结、美工等
职责:各组员的职责与任务,按照各项目分配。
主要里程碑:全活动两个月,会有分阶段的时间表,需要达到的任务,各组及组员明晰里程碑。
授权:组长得到组员的支持,并获得导师及活动主办方的授权与支持
2、组长
17期的两组的组长不负重望,对个人也是个成长和提升,多付出的也一定能多得到,也被多青睐更成长!
为保特训营活动顺利开展,组长与主办方、导师一起碰头,初步知悉特训总流程并商讨各主要里程碑。
主持召开首次会议(各导师、各导师配一名义工助理列席会议)
包括自介,选取小组成员并小组成员自我介绍,
讨论各成员的目标、期望、可以担任的角色、活动守则、一些规矩(如打卡,提交作业、必要的沟通、上线时间等)
讨论总流程及主要里程碑,提出建议、期望及问题,转呈导师及活动主办方。
确定课后要做的事情
确定下次会议时间及开会形式。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第一次会议至关重要,后续可成熟开展)
三、活动进行团队发展
团队发展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形成
这期间营员有自豪、忐忑、新经历、畏首畏尾、不完全理解特训营任务。
组长、导师、导师助理义工及活动主办方,要给到培训、指导、确定每个成员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做到什么,制定行为准则。
第二个阶段:震荡
这期间营员对特训活动开展有全面的理解,但往往个人主义倾向,按自己的以往经历行事,不与其他成员广泛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存在分岐甚至偏离团队目标,甚至因过往经验,存在冲突争论。
组长、导师、导师助理义工及活动主办方,发现苗头,个别沟通,重申目标,鼓励发表个人意见,但提议顾全大局,对有利于团队目标的公开表示支持。
第三个阶段:规范
这期间营员关注团队目标,各营员互相理解,愿意沟通,愿意为了团队目标协商放弃个人的目标,消除分歧,渐达水乳交融境界。
组长、导师、导师助理义工及活动主办方,支持、赏识。
第四个阶段:执行
这期间营员享受着在特训营的过程,团队高度凝聚,对他人的优缺点及如何完成目标使命了如指掌,利用群体的力量解决问题。
组长、导师、导师助理义工及活动主办方,可以抛出更多的任务与话题,助其突破。
第一二阶段的时间是必经的时间,甚至到了第三第四阶段还可能回到第一二阶段,由于整个特训营的时间有限,为了获得更多的收获,需要放在个人的成见,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尽快融入团队,也需要组长、导师、导师助理义工及活动主办方及时调整,及时解决问题。
在17期中,有凤所在的组在待兔者组长,及幻欢、双儿等的团队精英的共同作用下,经历了互不理解的形成期,有个人主义倾向,各执一词的震荡期,最后组长规范,最终分享执行。现在回想,难能可贵的一次经历。而当时涌现的积极分子,已成为论坛及线下的好朋友,应证了那句话: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四、活动开展可用的工具:
1、头脑风暴法:
17期由feiying主持了头脑风暴,在那次的基础上,结合一些资料,有凤提供一些参考如下:
导师抛出议题,
各人提出答复或点子。发送给组长或整理,
整理收集完后公示(可借助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等功能)
2、《视野特训营》第三期开始招募,成本管理为主题,感兴趣的来看
//www.tommystips.com/thread-5026794-1-1.html (出处: 中国会计视野论坛)
有凤曾参加过17期的成本思享会,那期的场面还历历在目。因此很是期待这个第三期特训营,希望办成17期成本思享会的加强加长版,那效果一定是极好的。那么怎么样有更强的参与感,有更多的收获呢?有凤建方如下:@火舞耀阳
一、好玩有趣的成长特训营 看过了一些综艺类节目,是值得把特训营的活动办得好玩有趣的。 比如《奔跑吧兄弟》,有两队PK,有环节。17期的我们分成了两组,玩得挺high,也体现了团队作战的魅力,真想再被虐一次啊。 再如《我是歌手》还有声音类节目,会有那英、汪峰之类的导师,各领衔一支队伍,最后从中选出几强,再PK。 我们这期不比17期,只有一位嘉宾王纪平教授。那有三位导师,如何让导师之间、营员之间充分沟通,施展拳脚,玩命相搏,不妨可以参考实行导师制,由三位导师从报名学员中选取营员,加入自己的麾下。营员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也是观察者,总有钻出布袋的锥子,也有不甘落人后的翘楚,当然会有极限爆发的可能,或者是身心俱疲的无奈,不管怎样,都可以在两个月内好好地经历一把。 有彩头才能角逐,如果最后角出的第一名,没别的奖励,返学费送证书也是挺刺激的。 好的运营模式,可以充分调动营员的高度热忱,活动开始就已成功了一半了。
二、团队的组建与授权 如果按三位导师,形成三支PK队伍的话,就形成了三个团队。那么接下来说说团队的组建与授权。 1、团队的组成要素: 使命:为什么要成立三方PK团队?各自团队的成立及存在的目的是? 基础:怎么把各小团队与本次特训营的目标与两个月的训练课程配套? 目标:各自分析营员的现状,此次团队能达到的目标 角色:组内分工,组长、宣传、整理、主持、美工、技术等 职责:各组员的职责与任务,按照各项目分配。 主要里程碑:全活动两个月,会有分阶段的时间表,需要达到的任务,各组及组员明晰里程碑。 授权:组长得到组员的支持,并获得导师及活动主办方的授权与支持
2、组长 17期的两组的组长不负重望,对个人也是个成长和提升,多付出的也一定能多得到,也被多青睐更成长! 为保特训营活动顺利开展,组长与主办方、导师一起碰头,初步知悉特训总流程并商讨各主要里程碑。 主持召开首次会议(各导师、各导师配一名义工助理列席会议) 包括自介,选取小组成员并小组成员自我介绍, 讨论各成员的目标、期望、可以担任的角色、活动守则、一些规矩(如打卡,提交作业、必要的沟通、上线时间等) 讨论总流程及主要里程碑,提出建议、期望及问题,转呈导师及活动主办方。 确定课后要做的事情 确定下次会议时间及开会形式。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第一次会议至关重要,后续可成熟开展)
三、活动进行团队发展 团队发展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形成 这期间营员有自豪、忐忑、新经历、畏首畏尾、不完全理解特训营任务。 组长、导师、导师助理义工及活动主办方,要给到培训、指导、确定每个成员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做到什么,制定行为准则。 第二个阶段:震荡 这期间营员对特训活动开展有全面的理解,但往往个人主义倾向,按自己的以往经历行事,不与其他成员广泛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存在分岐甚至偏离团队目标,甚至因过往经验,存在冲突争论。 组长、导师、导师助理义工及活动主办方,发现苗头,个别沟通,重申目标,鼓励发表个人意见,但提议顾全大局,对有利于团队目标的公开表示支持。 第三个阶段:规范 这期间营员关注团队目标,各营员互相理解,愿意沟通,愿意为了团队目标协商放弃个人的目标,消除分歧,渐达水乳交融境界。 组长、导师、导师助理义工及活动主办方,支持、赏识。 第四个阶段:执行 这期间营员享受着在特训营的过程,团队高度凝聚,对他人的优缺点及如何完成目标使命了如指掌,利用群体的力量解决问题。 组长、导师、导师助理义工及活动主办方,可以抛出更多的任务与话题,助其突破。 第一二阶段的时间是必经的时间,甚至到了第三第四阶段还可能回到第一二阶段,由于整个特训营的时间有限,为了获得更多的收获,需要放在个人的成见,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尽快融入团队,也需要组长、导师、导师助理义工及活动主办方及时调整,及时解决问题。 在17期中,有凤所在的组在待兔者组长,及幻欢、双儿等的团队精英的共同作用下,经历了互不理解的形成期,有个人主义倾向,各执一词的震荡期,最后组长规范,最终分享执行。现在回想,难能可贵的一次经历。而当时涌现的积极分子,已成为论坛及线下的好朋友,应证了那句话: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四、活动开展可用的工具: 头脑风暴法: 17期由feiying主持了头脑风暴,在那次的基础上,结合一些资料,有凤提供一些参考如下: 1、导师抛出议题或任务 2、组长发布,组员各自提出答复或点子。发送给组长或整理, 3、整理收集完后公示(可借助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云协作等功能,充分利用碎片时间) 4、第二轮,针对A组员的答复,其他组员回复,针对B组员的答复,各人评论。一圈下来。 5、整理员整理,提取共同与存异,发组长。 6、必要的话,可第三轮,第四轮,直至达到目标。 投票表决法: 如果是方案类的,最后提出若干方案,难以抉择,可执行投票制,少数服从多数 六顶思考帽法: 这个我还没实践过,等搜集资料看能不能用上。
总之,一次活动就是一次机会,与人沟通的机会,历练成长的机会,怎么着,都要让自己全力以赴地参与,把这个学费挣出来,回本,这才是成本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