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舒雅 于 2015-11-4 09:10 编辑
在2015年《管理会计与中国制造2025年》的高峰论坛进行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我才醒悟到,这个论坛我原来是参加过的,就在去年的《管理会计:全球经验与中国实践》。原来,据自己对管理会计的追寻,已经过去了一年了。而自己成长了什么呢? 对去年的论坛,仍然记忆犹新。今年的论坛直播,期间也在群里听到大家的讨论,有一些是慕名而来的,说:去年的论坛影响着一批人。如果是一批人的话,我便是其中之一了。 今年的论坛直播,参与得比较苦逼。因为是上班时间,但去年的直播印象中是一边听一边笔记的,为了确认记忆,特意翻到2014.11.29那一天的日志,原来去年是在周六举办的。 在参与直播的过程中,听到不少企业的老大去了现场,或者在直播的Q信息里找到了自己老大的QQ信息,更甚至于有些企业,招集财务部的同事一起听这一场盛宴。如果就静静的听,跟着所有嘉宾的分享,去品尝他们的经验之果、思想结晶,这真的是一场盛宴。停下手上的活,是非常值得的。去年记得可谓是颠覆了我的财务观。今年听得断断续续,借助截图与群聊信息,只能收得一二获。但是在看到大家互动的内容,一声声的大赞,我想与我去年的感受,应该是一样的。 去年的点评嘉宾是:汪伦老师与王纪平老师。今年的点评嘉宾是:赵团结老师与王纪平老师。今年的点评嘉宾都是我们特训营的导师。在直播过程的点评与中场休息时的采访与互动,都让我们更深一层次的理解了关于绿色制造与中国制造的2025。
此次论坛,不仅仅探讨了关于工业4.0、绿色制造,还探究了关于会计的未来与职业发展方向。会计IT化的发展,成为一种趋势。一起参加直播的同学问:会计IT化是什么意思?我更多的理解就是对IT信息技术的利用。例如:EXCEL。设计出许多企业合宜的分析模型,提供分析数据,得出相关的结论,提供所需要决策的数据支持。这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究竟又需要做到什么样的,才能称之为IT化呢?现在有许多的财务软件,这也可以说是一种IT信息化。 (期间嘉宾分享了更多关于会计+IT的内容,本人只提一下自己对这内容的第一印象与理解。很多内容理解的比较浅,加之直播听得断续与零散,仅为自己的记录。)
四大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是阿里巴巴,因为阿里巴巴掌握了最多的数据。--PWC台湾的所长所言 这句话,让我想到了腾讯击败手机短信的事实。很多竞争,不再是同行间的竞争,而是跨业跨界的竞争。现在最重要的资源是什么?或者说,对财务而言最重要的资源是什么?应该也可以说是:信息。因为从我们导入的凭证,到输出的报表,其实都是按一定标准格式对信息标准化、格式化的传输。 嘉宾分享到的“价值链报告”具体又会是指什么呢?提到价值链三个字,让我想到了成本两个字。我们最初的成本管理,是在制造过程进行管控。甚至于到现在大多企业提到的成本管理仍然是制造过程中的料工费。经过一段时间的特训营成本管理的特训,甚至于在第一期的特训营学习过程中,就已经把成本管理的宽度给拉伸到了“价值链”。而此次嘉宾所讲的价值链报告具体又是指什么?整个价值链的数据信息的反馈与分析吗? 此次断续的参与,导致断续的感悟。但至少扩宽了自己的思维面。至少提到财务报告时,不会再局限于财务报表,也许还可以是整条价值链的报告。这与去年参与论坛直播所学内容又有相得益彰之处,像一些企业建立的管理会计分析模型。
在提到工业4.0的时候,有意思的是TCL财务总监黄旭斌,把财务境界也分了个4.0。而且与工作4.0还有一个对应的比较。 由于PPT模糊,所以自己重新做了一个。没有那么美观,但可以参照比对。 4.0智能化 4.0 智能化财务(价值设计师) 3.0自动化 3.0精益财务(内当家) 2.0电气化 2.0管控财务(警察) 1.0机械化 1.0核算财务(账房先生) 精益与TOC,在我的理解里,算得上是管理会计啦。但,此次4.0一出,我实在不知道智能化财务,到底应该怎么样去理解。这个境界应该怎么样去形容。价值设计师,是根据价值链去设计每一个环节的价值产出吗?原谅个,实在浅薄的猜不出这么一个境界到底是啥。 看到后面虽然模糊至少有个框架的“智能财务新理解”算是知道怎么回事了。哎...差距立显出来。 智能财务=战略财务+人本财务+生态圈财务+数智财务+... 是的,很多新名词。生态圈与数智。数“智”的智,当真表达了太多的智慧了。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兼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谷峰关于《管理会计与绿色制造》,可以说本人非常感兴趣吗?然后提了一些问题: 在我们走绿色制造的过程中,像废水、废液的排放,还有一些新能源的制造。例如:新能源汽车,从汽油转向电能,这充电站如何解决?充电时间如何解决?而汽车在走这条新能源绿色制造的道路上,成本与收益又如何权衡? 如果这些问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答案的话,作为财务人员,在这方面立足管理会计的思考,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去把握?绿色制造兴起,给财务人员带来哪些不一样的机遇与挑战呢? 这些问题真的很困扰我。但是被管理员打击到:好问题,可惜,嘉宾的演讲回答了。那我只能继续看着那些模糊的PPT研究一个了。不要等我的答案...我不确定什么时候才能研究出来。想当初第一次参加管理会计论坛所得来的感一直悟到今天也没透。这个...希望明年可以有稍微明确的答案吧。 张爱玲曾说过“人生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鲫鱼多骨;三恨红楼无尾。 此次断续的听、零散的悟,本人也有“三恨”:一恨不在周末;二恨PPT模糊;三恨居无重播。 恨。恨。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