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笔记系列-----《目标》之二(toc) 据说高德拉特写目标这书是为了推销其管理理念的软件滴,想不到书比软件出名。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目标究竟要告诉我们些什么吧,限于我对于外国人名实在是傻傻滴分不清,我就只写两个猪脚的名字,而且汉化下,一个是老王,本书中努力实现目标的职业经理。另一个是诸葛,本书中老王的朋友,帮助实现目标的外援。 撇开儿女情长的小说情节,老王从书的一开始就遇到了人生中的一大麻烦,他管理的企业面临关闭。留给他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个月,而他要做到的事情就是让企业赚钱,这也是企业的目标。老王的管理经验丰富,熟悉企业传统管理中的常识:根据销量,调动企业各种资源,不断提高产能,实现各环节的高效率,做到各环节的满负荷作业,从而取得企业利益最大化。但是,正是在这样理念指导下,他的企业越来越差,现在离破产不远了。老王百思不得其解,问题出在哪里?此时,救星出现了————他的朋友诸葛。一个另类的企业顾问,科学家。说他另类,因为他的管理理念是不同于传统管理常识滴,请听听他的语录: 1、 大多数时间,企业因为追求高效率,而和赚钱目标背道而驰。 2、 如果是非约束条件的高效率,也就是局部最优化,是无法提升系统整体表现的,只有整体最优化才行。 3、 传统的平衡的企业,也就是各个资源的效率最大化,其相加并不等于企业的效率最大化。 4、 越接近企业资源平衡目标:调节各方面产能;杜绝任何资源闲置;每个人满负荷工作 越接近破产。 这些话归结起来就是诸葛的理论——约束理论(toc)。 老王根据诸葛的toc理论,开始企业的自救行动了。这个过程,他用自悟的例子(比如上述火柴棒游戏和行军活动)理解了诸葛的话,又用这些悟道,在诸葛的指导下找出了企业的约束条件,实践了toc理论,用成功的事实教育了他的同事,说服了上级,实现了职场华丽转身。下面是指导他成功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理念: 1、 一个系统(可看成一个企业)中最薄弱的一环是约束条件,只有不断解决薄弱环节才能保持整个系统的最优化。 2、 TOC的五大核心步骤: A找出系统中的约束条件 B挖尽约束条件的潜能 C使非约束条件服从于约束条件 D提高约束条件的能力 E约束条件得到解决后,进行下一轮A-D 3、 决定有效产出的是约束条件(短板或瓶颈),而不是非约束条件。 所以,即使企业是以销定产,但是在生产过程中,非约束条件不是根据市场销量生产,而是根据效率生产,就会造成存货积压,同时约束条件决定了有效产出。 4、 基于上述生产得出的结论,toc对于企业评价作出了重新定义:评价产品成本不是根据其投入产出比,而是企业投入与有效产出比,也就是约束条件下的产出。 5、 为了提升约束条件的产出,系统需要以约束资源产出为基础计算出非约束资源的产出,通过信息指令来实现系统的协同作业 书中老王和诸葛干得漂亮,祝贺老王,祝贺诸葛。 问题来了: 目标猪脚老王的成功能够指导大家的成功? 我的看法:小说终究是小说,即使成其为理论。要做好可不容易! 1、 老王通过几个自悟案例,就让同事去作出改变,还是写得容易些了,实际上视角、习惯的改变非常难,不亚于改过自新。 2、 大量的数据记录、管理工作需要花费很大精力 3、 评价指标的取数、计算、分析程序和方法需要自己根据企业情况摸索实践 4、 需要一个好boss去理解推动 朋友们,听我这样说你还有信心吗?如果还有信心,你不妨看看作品吧! 高德拉特 《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