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视野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90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活动反馈] 营改增的大时代Ⅱ读后感:刷新知识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8 23:59:0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舒雅 于 2016-12-6 11:12 编辑

  10月10日管理员在知行社群@ALL一条群信息,中国市场出版社提供的四本专业书籍:《营改增的大时代Ⅱ》、《税务稽查案例精选》、《金融求职宝典》、《一本真账搞定财税》作为本社群的福利,前30位报名者每人选其中一本,可获得相关书籍,一个月后需反馈读后感一篇。激动。因工作岗位原因,对涉税书籍更是多几分的兴趣。《营改增》与《稽查案例》心里犹豫与挣扎了几分,摇摆不定,后来选了《营改增》。不为什么,2016年5月1日,全国进入营行改增大时代。看过一些相关资料,除了《总局货劳司》的电子资料外,还没见过这么厚的营改增资料。不看内容,从厚度上,就体现出了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比较完整与系统性较强的营改增资料。当然,《总局货劳司》并没有看完,累眼。收到书后,可确定这本书可以作为营改增相关政策的手册使用。
                 
  10月28日收到书籍,第一时间翻了最前面的前言与目录,然后翻到最后面的附录。看书习惯。最前面与最后面的内容都是作为最快了解全书的总结语,而目录是全书的枝干脉络。
  第三只眼,这也是它的微信名,刚好前不久加了。翻阅序言,大致了解了本书的来源。这是一种信仰与追求:
  “第三只眼相信,好的产品,必须有深厚的专业积累,和真心为用户需求着想的用心。”
  “无论如何,努力、不断追求,是第三只眼永远不变的方向,让我们一起前行。”
  我喜欢冠名用语,因为加上自己的“名”总显得理智、清醒,这是一种内心的独白。
         
  附录有两大部分组成:《增值税抵扣项目明细表》、《营改增试点应税项目明细表》。
  看到这两份附录以后,突然间明白了为什么税务有时会觉得那么的难,不仅仅是有一点点的难。原因很简单,很多“事项”或者说“业务”,我们没有足够雄厚的专业认知去判断、辨别相关事项、业务的本质。而这些附录却给人一目了然的清晰。
  营改增以后,增值税的税点何其多,哪种业务到底应该收几个点的税票,哪种业务到底应该收什么性质的票,真心不好界定。有的时候被多问几句,心里的坚定也会被动摇。不要问我为什么,怪只怪,这税,还真是忒复杂了点。
  例如,我明明都是买的同样的材料,为什么有一些进项可以抵扣,有一些进项却不得抵扣,或者说我抵扣了还得做进项转出。因为这需要看材料用到哪去了。不同的去处,或者说不同的用途,进项,也有不同的去处。这样收票就讲究了。收票不讲究,损失税点是小,后续给自己带来麻烦是大。
  税,马虎不得。
              
   
  书太厚。当时选书的时候,说一个月要写读后感。本书679页,共1005千字。很多对此书心动者,可能会碍于它的厚度而怯步。而我的时间也刚刚好有一点特殊,有段时间不方便阅读。也遭再三确认,你真的要…要参加活动吗。这么好的书,为什么不参加。看不完,这完全就不是一个问题。这是一个事实。如果一个月都可以把这本书看完,反而觉得此书不是预期中的价值。正因为它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才能阅读完,甚至于可能需要常翻换新思,所以才更加加大了选此书的筹码。
  这是一本并不急于一时去翻完的书,更多的是需要体会此书的“涉税思维”。营改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书太厚,章节太多。我喜欢研究目录。不是一般的喜欢。本人根据章节内容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基本原理 第1章—第5章
  (收到本书,一看第一部分的章节关键词,有点傻眼。日常学习,我们都是比较干脆的,就是遇到营改增业务,判断业务确定怎么收票就好了。可是看了这本书的设局,才是真正的让人全局认知营改增业务。从起源开始,来龙去脉一一道来。比较有意思。)
  1.认识本轮营改增
  2.从营业税到增值税,这些事项要理清楚
  3.认识营改增中的增值税的要素,从基础出发才是根本
  4.营改增的商业价值
  5.营改增的过渡期
  第二部分:常规业务 第6章—第10章
  6.视同销售
  7.小规模纳税人
  8.一般纳税人
  9.营改增对于其他税费影响几何(所得税、印花税、房产税)
  10.发票(发票太讲究了。内容也多。大多数对发票的认知,还是判断收票的几大要素,一般对增值税专用发票要求高些。营改增以后,真的到了让收票人傻眼的境界,是的,存在“***”税率。这个“***”到底是几个呀,合不合规?存在一页多税率的发票,这样的发票又到底能不能收呢?除了业务的五花八门,这票也变得多姿多彩。)
  第三部分:特殊事项 第11章—第14章
  11.行业应用特殊事项的分析及应用(金融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生活服务业,关于四大行业涉及的风险点、特殊业务解析)
  12.代扣代缴和代征增值税的规则(有很多业务我们已经接触了,却不知道它是属于代扣代缴或代征性质。学习以后,确实对业务有着更专业的认知。刷新业务名词知识库。)
  13.税务机关识别营改增的风险点(内外部的风险要点,全章节只有2页,列举了一些关键的风险要点。这些风险要点,不仅仅是税务机关需要关注的,更是纳税人需要了解的。只有了解税务机关关注点,才有更好的规避纳税人涉税风险。)
  14.第三只眼解读增值税部分法规(营改增相关法规解读)
               
  非结束的结束语,很多企业税务人员可能会觉得:我公司非四大营改增行业,这本书对我没有多大的用处。本人觉得,这本书倒是适合所有的涉税人员、企业。剔除营改增业务的知识,很多业务营改增以后,就是企业的常规业务了。例如生活服务业就是与每一位企业、纳税人、涉税人员都息息相关的业务。另则,税务知识、信息,更是需要及时更新。最新政策,才是后续操作的手册与标准。
所以,这本书,怎会与你无关呢?!
                 
  感谢中国市场出版社提供福利资源,感谢第三只眼团队付出才有这么一本好书,感谢视野知行社的平台,更要感谢管理员的默默付出、福利争取,还要感谢知行社里的每一位,因为有大家,才有好福利。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中国会计视野论坛 ( 沪ICP备05013522号-2 )

GMT+8, 2025-4-2 23: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