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视野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82817|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视野特训营] 视野特训营7-管理会计实践学习感悟 --停下脚步,感谢陪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8 23:4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毕业工作至今已六年有余,除了一直在考证路上,从未参加过类似特训营的培训学习,通过60天的学习,首先对管理会计的理念有了进一步理解,其次对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有了新的思路。


结合在医药零售行业工作经历,对这十次分享内容的感悟:


1我们领导经常会说财务得下到门店去,深入业务,其实领导也是在要求我们不要局限于财务而做财务,也是希望财务有建议来支持业务运营,财务最多的回复就是现在忙、忙,后期我们加强。管理会计实践就督促我们思维转变、方法优化,把重核算轻管理的思想转换过来,通过参与运营来反促进财务工作效果。

2项目测算我们最多的就是新店评估。市场调查人员给出相关测评数据,依据测评模型对该新店是否可行进行测算。把新店看成一个项目,需要每个部门的参与,每个部门围绕这个点来完成领取的工作内容。

3在收购、并购时我们就可以用到报价策略。通过取得有一定优势的信息资源,结合有效的模型测算,大胆的“猜”。

4项目可行性分析。还没有参与实际项目可行性分析。学习胖导从市场、技术、财务等方面可行性分析。关注市场行情、进度控制、组织架构、设计相关测评指标等角度的考量。

5阿米巴模式。有想法采用此模式,但还没有真正引入。目前采用事业部管理模式,以事业部为一个责任体;或者可以直接以一个门店为一个小责任体,也可以这样来尝试实践。学习阿米巴模式,更大限度释放经济责任体的活力,同时建立配套的考核机制。

6财务共享。目前财务是集中办公,正是胖导所说的财务共享的准备阶段,也在往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建立好制度、设定好财务中心业务流、适合企业的信息系统必不可少。

7融合内控的财务制度。上任公司有很好的内控制度,同时财务制度也很完善;现在公司内控基本没提,财务制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正如胖导所说,“痛”过或有过损失的教训,相关利益者才会考虑建立内控制度或完善制度。现公司没有梳理出清晰的权责及对事业部的管理权责,结合现有的运营、管理情况,若完善内控,可能会影响运营的发展,只有在公司发展的同时来建议完善相关制度、规避经营风险、避免由此带来的损失。

8运营预算与财务支撑。首先我们以主业采购-销售为主线,落实责任,关注现金流、完善考核方式,建立业务预算,把控运营成本,落实运营绩效考核,实施前、中、后的过程跟进评估,及时纠偏。

9财务转型。如何从基础核算转型到参与管理需要长期实践。胖导指出很重要的一点:思维方式转换,关注领导的关注点。最有效的实践就是深入业务、融入业务。财务转型要以会计为基础,有业财融合的理念,注重部门间协同及内控建设。

10管理会计简介。学习了管理会计国内外发展,围绕运营,财务支撑,接受观点。通过我们的财务数据、报告、建议、认知影响相关决策者,在实践中建立相互信任关系,提升财务信息价值、财务工作价值。

以上是结合两家公司的任职经历,感谢这两个公司提供的平台!

感谢胖导、助教们、伙伴们60天的陪伴!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2楼
发表于 2017-10-9 10:11:10 | 只看该作者
{:1_379:}{:1_379:}
用心学习的娃,赞一个
藤椅 3楼
发表于 2017-10-9 17:55:08 | 只看该作者
精华中的精华
我现在也是面临这个
一直在做无谓的幻想,如何规划啥的
还不如下去门店来的实在
板凳 4楼
发表于 2017-10-10 11:34:4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但像我这种没经历过的人觉得比较空。
报纸 5楼
发表于 2017-10-11 15:18:19 | 只看该作者
存货周转是如何提升的?
地板 6楼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8 21:55:23 | 只看该作者
王纪平 发表于 2017-10-11 15:18
存货周转是如何提升的?

王教授好,零售药店提升存货周转主要是靠优化商品线,规划适合公司及门店的商品线,重点关注门店商品动销率、补货下货率,也希望王教授聊聊您的看法,学习学习,感谢。
7
发表于 2017-10-23 16:55:34 | 只看该作者
p1239290923 发表于 2017-10-18 21:55
王教授好,零售药店提升存货周转主要是靠优化商品线,规划适合公司及门店的商品线,重点关注门店商品动销 ...

请教动销率和补货下货率是什么概念?如何计算和分析?
8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5 20:52:02 | 只看该作者
王纪平 发表于 2017-10-23 16:55
请教动销率和补货下货率是什么概念?如何计算和分析?

王教授好 :
动销率=销售品项数/总品项数
补货下货率=门店到货品项数/门店补货品项数
分析:
1、下货率一般就看是哪些商品品影响了,看同比、环比,是上游供应商没货还是公司配送或系统问题补不到。
2、动销率 分析各品类的动销、毛利额贡献大的商品动销,依此作为调整商品线、促销方案的依据。
谢谢!
9
发表于 2017-11-3 14:48:27 | 只看该作者
p1239290923 发表于 2017-10-25 20:52
王教授好 :
动销率=销售品项数/总品项数
补货下货率=门店到货品项数/门店补货品项数

个人觉得这两个指标要和缺货率一起统计分析才能起更大作用。总项数和销售品项数之比是按照全口径统计的吗?如是,说明不了滞销和畅销的情况。下货率,到货和门店补货也是按总量来算的?
10
发表于 2018-3-28 18:29:58 | 只看该作者
写的这么专业,感觉在看论文
11
发表于 2019-1-4 08:40:08 |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9-9-21 02:14: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种特训营怎么才能参加,期望回复。
13
 楼主| 发表于 2019-9-29 17:23:09 | 只看该作者
xiongminhui123 发表于 2019-9-21 02:14
这种特训营怎么才能参加,期望回复。

关注 视野论坛 有特训营的时候会发文通知的
14
发表于 2019-11-7 10:44:5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15
发表于 2022-11-7 07:09:41 | 只看该作者
收藏了,好好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中国会计视野论坛 ( 沪ICP备05013522号-2 )

GMT+8, 2025-4-4 17: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